日本小學教育和台灣的最大的不同:獨立性和競爭心
2023 Aug 24 在日本讀小學
2個目前為止感受到日本小學教育和台灣的最大的不同。
第一個是小孩獨立性的訓練。
國小開始小朋友一律自己上放學,住得遠的同學也是自己坐電車或公車通勤,完全沒有家長接送這件事。
學校遠足或過夜的校外教學也是自己到學校集合,然後老師們就帶隊出發,完全沒有家長一起去的這個選項。
第二個是日本較不鼓勵競爭,學校也不辦各種比賽。
我們在台灣的公小四年,獎狀一大疊。模範生,日本沒有。成績優異,日本沒有(學校根本沒考試)。在台灣我們學直排輪參加了大大小小比賽拿好多獎狀,參加管樂團也是出賽市賽全國賽拿了好幾張獎狀。日本小學也有體育和音樂社團,但感覺比較是志在參加不在得獎,並沒有感受到像台灣這樣要到處拿獎的風氣。
在台灣小朋友帶回來的單子很常是什麼比賽什麼時候要報名的參加條,英語演講比賽、國語文競賽、本土語演講比賽、音樂比賽、數學競賽、美術比賽、反毒漫畫比賽等等等。但日本是0,比較常看到的是各種校內外活動的傳單。
這個部分很強烈感受到日本的集體主義。學校並不鼓勵你表現特別突出,而是希望大家都一樣。
同學們願意互相幫忙的風氣比台灣熱情一些,但同學的幫忙有時是因為他們希望你趕快跟大家一樣,趕快讓這個團體恢復原有的一致性,這樣比較舒服安心。
對小朋友而言,一方面感受到同學主動幫忙的善意,但另一方面有時會覺得同學很雞婆,為什麼我一定要這樣不可呢?在不妨礙別人的前提下我不能做自己嗎?(標準台灣人)
在這樣的社會中,沒有跟大家一致會不會很難生存?目前我的觀察是,你要特別就特別到底,這樣你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要融入大家,但千萬不是壓抑自己去迎合其他人。
我們鼓勵他們就是以台灣人(外國人)的身分進入日本社會,不同的文化需要相互理解,我們到別人的國家當然也是理解與尊重,但不用把自己扮成日本人。
他們的出現我想對班上的其他小朋友應該也是一種很有趣的文化體驗。持續觀察等他們日文越來越好之後還會不會有什麼有趣的變化。
突然想到如果他們要回台灣考大學就完蛋了,因為什麼獎狀都沒有,要怎麼做備審資料啊(結果被朋友吐槽說這段顯示了媽媽實在不夠獨立😆)